凌晨两点半的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技术科仍然灯火通明,放疗技师还在给今天最后一名肿瘤患者进行放疗……
自今年4月底开始,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患者陡增,该院放疗技术科不得不加班加点。为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该科每天早上六点便着手对机器质控晨检和预热,将上班时间足足提前了2个小时,而下班时间则经常是凌晨2点多。
每天长达20小时的工作时间,放疗技术科成员没有抱怨,想的最多的反而是担心出现差错给患者造成伤害。放疗技术科主任肖应与同事们一道严抓科室质控,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患者身份和照射部位是否确认无误”“机房技师是否人人都知晓特殊患者的照射方式”“临床医师、物理师和技师之间是否沟通到位”……在这一系列的对标警醒下,哪怕工作冗杂繁忙,放疗技术科也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部分病人因为安排在晚间接受放疗,“有情绪”,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亲身感受到工作人员服务的细致和温度,目睹耳闻到工作人员的辛苦,不知不觉地没有了抱怨情绪,体谅赞誉的言辞明显增多。技师谢东明说:“只要患者有需要,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加班拖班算不得什么。”
“放疗”在常人看来是简单的两个字,在这一领域的奋斗了12年的肖应却深知:这是一个精细的系统工程。
为减少放疗体位误差,放疗技术科把体位固定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对患者的着装要求到制膜完成,每一步都严谨缜密、精益求精,该科制作的发泡胶和真空垫得到多家国内品牌肿瘤专科名院的好评认可。其中,发泡胶固定技术获市级课题立项并已结题。
物理师是实现高质量放疗的关键环节和“幕后英雄”。他们根据放疗医生开具的放射治疗计划申请单,在计算机系统中,对人体进行三维重建,进行参数设定和剂量计算,设计物理剂量的治疗计划。吴伟伟是放疗技术科物理师中的一员,他介绍:“为了保证肿瘤受到更高剂量的照射,并且更好地保护肿瘤周边正常器官,我们每个计划都得多次甚至几十次的改进优化。”2017年起,放疗技术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技术物理师团队建立常态互动机制,积极将前沿尖端的放疗物理技术引入老区,推动放疗物理技术不断升级,继续保持并扩大放疗在赣南的领先优势,“外引内培”迈向国内一流行列。
肖应主任对放疗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都了如指掌,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放疗经验的“老人”,他与同事们同甘共苦,深深知道这个集体为服务患者所付出的卓绝努力和艰辛汗水。他说:“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团队。同事们在吃苦的岗位、吃苦的年纪,积极奉献、成就大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放疗服务。我为他们骄傲,为他们点赞打call!”(梁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