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灯:传统舞蹈绽放新风采
传统舞蹈绽放新风采
——记赣县区省级非遗项目云灯的发展和保护
云灯。
云灯是赣县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彩艺术舞蹈形式,它起源于东河戏,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老艺人谢礼迎讲述,清顺治十一年(1655)赣县田村组建了东河戏班社“凝秀班”,到了清嘉庆年间(1769—1820)“凝秀班”老艺人根据新春之际戏班没有灯彩不能进祠堂演出的民间习俗,从东河戏演出剧目《白蛇传》中得到启发,将“水漫金山”的水族舞表演形式中的“水旗”变为“云牌”,“云牌”上画有“八仙”和“八宝天官”等仙人形象,糅合灯彩艺术特点,创作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云灯舞。这就是云灯的由来。
云灯表演队伍有方型宫灯、锣鼓、唢呐、表演队、銮驾等项组成,起初表演队是跟随东河戏班社至乡村演出,每年正月为演出期。进村时由两盏方形宫灯引路,敲锣打鼓,后随“锣鼓亭”(两人抬鼓架,司鼓者立架内)和乐队、8人至24人云牌表演队伍,紧接着是一副“銮驾”(即皇凉伞)。云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出云、跳云、点斗、洗云、团云、盖云、摆字等。
渐渐地,东河戏各班社争相传学,云灯成为东河戏班社的“班灯”。直至清末,东河戏日渐衰弱,“凝秀班”也解散,可这一时期却是赣县“云灯”发展的全盛时期,据1926年赣州梨园工会登记,当时的云灯舞队有60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灯这一独具风格的民间灯彩舞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各级政府对其进行多次调演,政府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云灯进行指导整理。在演出中,云灯获得了民间灯彩优秀奖、表演奖、音乐奖、组织奖等奖项。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云灯这一优秀的民间灯彩舞蹈再次得到政府的重视,1984年,省、地群艺馆对云灯进行了专题录像,分别在2001年、2009年组织云灯参加了赣州市民间民俗调演,云灯这一优秀的民间灯彩舞蹈获得了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民间灯彩奖等奖项。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强烈,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舞蹈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今,云灯不仅仅活跃在农村,城区的几个社区也都陆续成立云灯表演队,凡是喜庆节日、开张庆典、大型节日等都会有云灯表演。
目前,云灯已列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云灯参加了赣州市第三届文化惠民周的文艺会演,“永远跟党走”,用云灯摆出的五个大字,表达了赣南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决心。(聂瑞伟 程明生 记者刘珊伊)
资料图片由赣县区文化馆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