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 “舞春牛”——演绎朴实客家乡风民俗
崇义上堡地处偏远,山路迂回曲折,至今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客家婚嫁、丧娶、岁时民俗习惯,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上堡梯田文化、上堡牛文化以及上堡酒文化。
牛文化作为农业文化之一种,曾经在中国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同样,在客家人聚居的赣南各地也曾广泛流传“春牛闹”的习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耕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地区的“春牛闹”习俗已不复存在。唯有梯田大量存在的崇义上堡,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舞春牛习俗。
“春牛闹”习俗源于明末清初,上堡乡村民唐崇校首先将“春牛闹”从粤北传入上堡乡及周边地区。唐氏在传入“春牛闹”后,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本地的风俗民情进行了修改和加工,并赋予神奇的色彩。比如,在人物的刻画和穿着上体现古朴的“春牛”风格,如牧童戴帽则春暖,否则春寒;春牛色红则旱,色黑则涝等。唐氏传入“春牛闹”至今已经是第七代了,经唐士宇、唐清桥、唐正炳到现在的唐太益老先生及其子孙。“春牛闹”传入上堡乡之后,其主题思想始终没有改变:消一岁疾疹,祈合家安康、天下太平,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客家人既固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古老的“春牛闹”活动再无法满足现代农民的精神需求时,“春牛闹”的传承者在传统仪式中添加了许多现代客家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题材,如“断桥会”、“八仙过海”、“刘海砍樵”、“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民间故事人物的加入,使舞春牛活动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
年年立春日清早,上堡客家便相继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扮成河神,河面上张灯结彩,掌牛头者组织舞牛队伍,将第一代掌头人流传至今的牛头框架扎成活灵活现的牛头。各家各户派人将河神请回家中,舞牛队伍便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活动场所前进行参拜,以保家禽家畜免遭疫病。然后在家中四门、八门地进行参拜、舞牛,以保五谷丰登、祈求平安。
舞牛队伍一般为三十人左右,阵容非常庞大。队伍最前面是一个长方形牌坊,由一人高举,牌坊中间大书一个“春”字。牌坊两边是一副对联,对联内容一般是以歌功颂德、表现国泰民安为主题,整个牌坊用比较古老的花纹进行装饰。牌坊的后面紧跟着四只花灯,花灯每人举一只,花灯上贴有客家剪纸艺术,每个花灯上贴一个字,一般为“五谷丰登”。花灯有四角花灯、五角花灯、六角花灯、八角花灯等,不加限制。
以前的花灯中间都是点燃蜡烛照明,由于蜡烛的明火容易造成花灯燃烧,至今已改作干电池取电,既美观又安全。四个花灯分两排排列,中间隔着“春牛”。“春牛”由两人抬举,一人举牛头,一人举牛身,两边各一个牧童对牛头进行指挥,牧童一路唱着《春牛歌》活跃气氛。在花灯的后面跟着耕、读、渔、樵,各由一人装扮,只有“读”为两个学生以及一个老师装扮而成,他们和牧童一起代表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表示乡土百业的兴旺发达。
此后跟着舞春牛的乐队,传统的乐队由锣鼓四面、笛子两支、胡琴两把、唢呐两支等乐曲组成。舞牛乐队吹奏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曲牌跟在舞牛队伍中间,让整个舞牛队伍增添了热闹而又喜庆的气氛;在乐队的后面是一些新增加的民间故事人物,如“刘海砍樵”中的刘大姐和樵夫、“白蛇传”中的白蛇和青蛇、“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等等,另外还有两个丑角人物,手持扇子作为道具,表演各种绝技走在队伍的前面以挡住拥挤的人群,开辟道路,让舞春牛的队伍能够顺利通过街途、道路。舞春牛队伍到各个村民家中进行参拜、行走并行祭祀礼乐,根据各家各户的需要进行几门操作,以求一年太平、六畜平安、五谷丰登。
崇义上堡“春牛闹”的发祥地粤北地区,至今也同样仍然保留着丰富多彩的舞春牛习俗。除了传统的立春日舞春牛,粤北客家大凡春节民俗巡演,都必定有舞春牛队伍的加入,与纸马舞、金凤舞、醒狮舞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节目共同登场,带给人们吉祥喜庆的欢乐氛围。
粤北韶关地区境内大多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耕地面积狭小、形状极不规整,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千百年来就依靠着牛耕以减轻劳动强度。客家人对耕牛无比爱护和崇拜,并视牛为客家的吉祥物,认为可以带来好运、驱逐邪气。粤北客家每逢立春、春节常以“舞春牛”的形式来迎春、拜年,祈求五谷丰登,祝愿幸福平安。粤北客家的舞春牛活动,一般从腊月下旬就开始了,用竹篾、木板、棕绳、黑布、纸张等材料扎成“春牛”,并绘上吉祥图案。春牛队由十多人组成,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一人扮主角耕夫,一人扮看牛仔(牛童),四位女子扮演阿妹挑水或担花篮,其余人操作乐器(锣、鼓、钹、二胡)。每年正月初一,各春牛队必定出游村坊,开始拜年活动。整个活动中,演唱客家山歌《十二月花》,叙述十二个月的农事生产知识,教导人们如何耕种。
客网微视
- 倩你一句话
- 客网航拍
- 客网航拍
- 倩你一句话
- 客网航拍
- 倩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