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赣州千年的福寿沟

2018-05-28 16:42  来源:28365-365打不开综合

市政人员在查看福寿沟保存状况。(资料图片) 赖联明 摄

  赣州城区地处亚热带,雨水丰沛,据历史记载,最大日降雨量曾达200毫米。加上其一面依贡水,一面傍章江,在福寿沟建设之前,赣州城曾常年饱受水患,百姓苦不堪言。

  为使城市免遭内涝之灾,福寿沟应运而生。北宋熙宁年间,虔州(现赣州)知州刘彝为百姓修建了一条名为福寿沟的沟渠,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厚泽千秋的财富。千百年来,每当洪水肆虐时,这条沟都能让这座古城免于内涝。

  始建于宋代的福寿沟,是一套罕见的精密而成熟的古代排水系统。

  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按照分区排水原则,刘彝建成“福沟”“寿沟”两个排水干道系统,依据水力学原理,利用水力使闸门自动启闭,使城市雨水污水自然排入章江和贡江。同时,福寿沟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与城区池塘相串通的方式,防止沟水外溢,进行废水再利用。“纵横行曲,条贯井然”,主沟辅之以后期修建的支沟,形成了古代赣州城内主次分明且排蓄结合的排水网络,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内涝发生频率。

  福寿沟的建设,还考虑了生态效益最大化。设计之初,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和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功效,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

  这和我们今天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不谋而合,她让赣州老城区能像海绵一样,在应对暴雨洪水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很强的吸水、储水、渗水、净水能力。下雨时把雨水存储起来,等需要用水时还可以把储存起来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将洪水变成水资源。

  如今的赣州市中心城区的灶儿巷、均井巷内,仍保留着古井和巷道,妇女们围在井边浆洗衣服,污水顺着排水孔流进地下,她们在长辈的口口相传中得知,脚底下就是护佑这座千年古城的福寿沟。

  经历了900多年风雨的福寿沟仍完好畅通,并继续造福赣州老城区居民,护佑着千年宋城。

福寿沟的沙盘模型。(资料图片) 赖联明 摄

  “福寿沟留给赣州的,更多的是精神遗产,”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这样认为,“民本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这是福寿沟穿越千年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当遇暴雨与内涝时,这句话常引起人们的共鸣。福寿沟延续千年保留至今,这和历朝历代的赣州主政者的悉心维护分不开。据万幼楠介绍,无论是刘彝开修福寿沟,还是后期的历次大修,出发点就是让虔城百姓免受洪水危害,安乐生活。“千年不坏福寿沟,见证了众多主政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没有真正的爱民之情,怎会有这名垂千载的不朽功业!”万幼楠如是说。

  当很多城市还在建造龙王庙乞求龙王护佑之时,福寿沟作为一个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其精密巧妙的建造蕴藏着古人的科学智慧。不论是利用城市地形西南高、东北低的自然高差;抑或是依据水力学原理设计的十二水窗;抑或是连通二沟三池数十塘的环保举措……无不体现设计建造的科学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福寿沟闪烁着先进理念的光辉。

  “福寿沟的修建还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万幼楠说。刘彝修建福寿沟,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一直到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7年)结束,整整用了十个年头才告竣。同时,他亲自组织规划设计和建设,亲自监工,严查每一个细节。在选材方面,刘彝近乎苛刻。其时,离城不远的七里窑正烧得红红火火,质量过硬,闻名全国。刘彝采用七里窑烧制的优质砖来垒砌,一旦砖风化了,就可以很方便地换砌。在建设上,刘彝也是一丝不苟,将过去简易的下水道改造成矩形断面,砖石垒砌,沟顶则采用拱形,用砖石垒盖,沟顶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过硬的措施,福寿沟虽历经900多年,仍在正常运转。

  拱形顶、花纹砖、铜钱孔……各类文物实件构成的福寿沟,犹如一座记录了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保存完好的古下水道福寿沟、古城墙以及古城水系,他们一同印证了赣州这座古城辉煌灿烂的文化与古人的智慧,也见证了赣州对文物古迹不遗余力的传承与保护。

  万幼楠赞道:“福寿沟是活着的文物,它延续千年,造福百姓。挖掘福寿沟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让福寿沟永葆生命力,不湮灭于历史长河。”

  位于赣州古城门湧金门下连接贡江的一处福寿沟水窗,能在内城水位高时排水,贡江水位高时关闭防止江水倒流。(资料图片) 赖联明 摄

        编辑:刘君
28365-365打不开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5000929号-1
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0797-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97-8101732